您的位置 首页 人群养生

为何那些孝顺的孩子,却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君安养生专栏导读: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按道理来说,人的感情是双向的,孩子孝顺父母,父母应该也会对孩子好。

但有时候,孩子孝敬父母并不一定能得到父母的宠爱,反而那些没那么孝顺的人备受父母关注和宠爱。

对于孝顺者来说,这实在是不公平,这到底是为啥?听一听过来人怎么说?这些理由很扎心。

为什么父母总是不喜欢最孝顺的孩子?过来人说出原因,很戳心。

李妍:人人都说我是孝女,但爸妈却只喜欢弟弟要问这是为什么?我想可能是因为父重男轻女吧!

其实对于“孝顺”二字,我真的做到了问心无愧。

作为家里的长女,我从小就特别懂事,爸妈很少为我担心,同时很早就明白爸妈想要个男孩,但很可惜我不是,所以我尽力做到最好,希望得到他们的宠爱,但我的努力并没有效果。

在我6岁那年,爸妈的愿望实现了,弟弟出生后,他们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弟弟。爸妈不支持我上大学,我的学费、生活费都是自己打工赚来的,为了离爸妈近一些方便照顾他们,我毕业后就在县城里找了份工作,每次拿到工资的第一时间就是补贴家用,后来也是嫁在了本地。

他们一有事我总是第一个出现,而我的弟弟连个电话都不曾打,人人都说我是个孝女,夸我爸妈有福气。

但即使做到了这份上,爸妈仍然不待见我。

雷雷:待在父母身边也许就是混得不够好我家有三个孩子,我是老二,和《请回答1988》里的德善一样,我从来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个。

但我对我的父母始终怀着感激之心,我感谢他们让我衣食无忧,辛苦抚养我长大,所以我尽力让他们为我担心。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回到我的家乡,当一个基层干部,因为我很喜欢我的家乡,同时也是因为我没有特别大的志向,再者也可以照顾爸妈,我的姐姐则在大城市打拼,弟弟当了兵。

相比于姐姐和弟弟,我在爸妈面前刷脸的次数最多,每次都是逢叫就到,但我爸妈却很少正眼看我,每次在亲戚面前都夸在大城市工作的姐姐和当兵的弟弟,也许是因为待在他们身边,在他们眼里,我是混得最不好的那一个,所以不被待见。

田大爷:做父母的,那些嘴甜的孩子谁不喜欢?看了那么多年轻人发言,作为父亲,我也想说一说我的看法。

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稳重踏实,也顾家,现在在市里工作,有事找他最靠谱,二儿子有点花花肠子,平时油嘴滑舌的,在我和老伴面前总能说很多好话,现在在一个大城市说要自己创业,没少往家里要钱。

这些年来,我和老伴的确偏爱二儿子,一是因为他年纪小,二是嘴甜,出门在外经常打电话回家,虽然大部分是要钱的,嘴甜的孩子谁不喜欢呀?

而大儿子呢,虽然常常给家里钱,但像块木头一样,不大会说话,久而久之我们就把他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了,如今年纪大了想来也是有亏欠的,现在我们也开始关心大儿子了!

看完这几位过来人的自述,我们也能总结出其中的一些原因,虽然很扎心,但也很现实。

https://junan123.com/

父母不待见那些孝顺的孩子,一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对孩子存在偏见,比如有重男轻女的想法,或特别偏爱某一个孩子,比如偏爱嘴甜的孩子。

二是以孩子的成就定成败,比如雷雷的父母认为在本地工作就是没有出息,而在大城市打拼才是混得好,就算雷雷对父母再好,也抵不过兄弟姐妹“有出息”。

三是父母有“远香近臭”“距离产生美”的心理,那些离家近的孩子的付出常常被视为理所当然,父母容易将他们的缺点放大,盖过了他们的优点,慢慢就变成了“百看百厌”,不待见也是正常的。

孝顺父母本就是件好事,父母不待见孝顺的子女,问题还是出在他们身上,与子女并无多大关系。

家里的长辈懂事,是家人的福气,长辈懂得经营家庭,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家里有困难时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使,齐心协力解决家庭问题,这样根本不存在待见不待见的问题。

若原生家庭的长辈确实没有这样的智慧,那对于我们自己组建的家庭,我们就要当好这样有智慧的家长!

隔着“成见”这座大山

父母的偏心和“势力眼”会形成一种对孩子的成见,一旦有了这种心理,不被看好的那个孩子做的事情父母都不会看在眼里。

文静被说成性格闷、学习好被说成是书呆子、脚踏实地工作被说成没出息,好孩子所的优点全被遮了起来。

而另一个被父母重视的孩子,却一直在肆无忌惮的由着性子来,被家人宠坏了。

2)挨累不讨好

那些父母不看好的儿女有些是心直口快的人,想象一下画面:孩子一边做家务一边叮嘱父母别吃剩菜、别出门太久、这不能做那不能碰等等。

结果就是脏活累活都默默做了,说出的话却没有一句是父母喜欢听的,父母总感觉自己被儿女批评心里不高兴。

3)孝顺的孩子性格大致相同

一个孝顺的孩子她的性格和品质都不会太差,他会用心照顾、回报父母不较其他事情,兄弟姐妹都推脱责任时他会心疼父母。

可是一开始这种卑微的付出,会被父母和其他孩子看作是理所当然。

4)关系“远香近臭”

有时候人跟人的关系不一定是近了更好,老人常说“亲戚远来香”用在儿女和家中老人身上也合适。

孝顺的儿女会经常往父母家跑,今天去收拾一下卫生、明天去洗洗衣服,总在父母身边话说多了难免会有些矛盾。

而不经常看望父母的儿女,每次见面或者通话更多的是问问大致情况,不会对父母管太多矛盾自然就少了。

君安养生专栏心里话:

家中有多个儿女,父母的平等对待很重要。有时候太偏爱于一个孩子往往会带来相反的结果。

孝顺的孩子不分性别也不论他有多大的能耐,重要的是他(她)愿意孝敬父母、懂得感恩、舍得为父母付出。

火遍一时的《请回答1988》里有这样一段:由于家境贫寒二女儿德善每年都只能跟姐姐一起过生日,在18岁生日的时候,德善想独自过生日的愿望又被父母忽略。

伤心崩溃的德善一边大哭一边质问父母“为什么这样对我?我是笑话吗?我是你们随便欺负的人吗?为什么不给我吃荷包蛋只给我吃黑豆?为什么给弟弟买冰激凌?为什么炸鸡的鸡腿给姐姐和弟弟却只给我吃鸡翅?我也喜欢吃鸡腿啊!”

https://junan123.com/

德善是个善良、懂得体谅父母的好孩子,可越是乖巧,在多个孩子的家庭中越容易被忽略掉,这到底是为什么?心理学家给出以下几点解释:

情绪关注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哭,是人的天性。当宝宝刚出生时,不会说话不会表达,有什么需求只能通过哭声传递给大人。而大人接收到宝宝发出的讯号,便会准备奶水或者尿布。所以哭是婴儿求关注的一种表现方式。

而很多懂事的孩子却很少哭闹。他们性格内敛又早熟,小小年轻便可以体谅父母的艰辛,于是这种孩子有什么需要或者有什么情绪都靠自己默默消化。

而父母得不到孩子寻求帮助的讯号,被工作生活压榨的大人给到孩子的关注也会自然减少,甚至很多那些在大人眼中不是很重要的请求也会被忽略。

恰恰相反的是,有一些想要得到玩具习惯大吵大闹的孩子往往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并且最终往往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当“会哭”这一技能被常常使用以后,转换到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把他总结为“人际沟通问题”或“交流问题”。会哭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向外传递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

这也是为什么上学的时候,即使毕业很多年,老师通常能记住的却是调皮捣蛋的学生。

在家庭中,“会哭”的孩子更会表达情绪。他们会撒娇、会生气、更会讨大人欢心,对于家长来说,这样的孩子是活灵活现、是“好玩的”,家长自然也给这样的孩子更多的宠爱。

“会哭”的孩子也懂得示弱,他们更容易获得父母的同情和怜悯,从而得到更多的好处。父母在这样的孩子面前,也会更有被需要的认同感,更能体现出做父母的价值。

可惜的是,听话的孩子由于事事将大人的情绪放在首位,将很多原本属于他们年龄的童真掩埋了起来,他们的孝顺却得不到父母的宠爱。

通常来说,父母多喜欢嘴甜会哄人的孩子,而不受宠的孩子,他们遇事会深思熟虑,在孝顺老人这件事上,也更加长久。

最后,我们将这两条规律整合起来,发现这是一个闭环——越孝顺越不被喜爱,越不被喜爱越优秀,越优秀越被忽视,越忽视越孝顺……

https://junan123.com/

安全感缺失

乖巧懂事的孩子由于性格内敛感情表达不外露,从小得到父母的关心就比较少,导致孩子缺乏来源于家庭和父母给予的安全感。心理学家表示:没有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形成讨好型人格。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

孩子很少获得父母的关爱,不是不需要而是得不到。这个时候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便会变得更加乖巧懂事,也会答应做一些原本不想做的事情。

时间长了等到长大之后,讨好型人格也伴随着孩子一起,家人的认可是孩子一生的追求。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会讨好父母欢心,变得孝顺又懂事。

今日互动话题:你觉得孝顺的孩子不被待见的原因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